今天是 7/31/2025, 2:20:46 AM  
首页 走进科协 科学知识 科学普及 学会学术 组织建设 通知公告 下载专区 专题特区  
灵川县 全州县 兴安县 永福县 阳朔县 灌阳县 龙胜县 资源县 平乐县 荔浦市 恭城县 象山区 秀峰区 叠彩区 七星区 雁山区 临桂区
滚动公告:
科学知识
首页     科学知识      科学知识
 
按摩三穴位缓解眼干眼涩

    很多人被眼干、眼涩症状困扰。天天与手机、电脑、电视机形影不离,长时间用眼过度,容易导致这些症状频频发生。虽然滴眼药水能短期缓解症状,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

  《黄帝内经》曰“久视伤血”,体现出眼睛与血的密切关系。长时间用眼,不仅使眼部血液运行不畅,导致气滞血瘀,也会消耗气血,影响气血对眼睛的濡养,出现干涩。风为百病之长、六淫之首,易与他邪相合为病,眼干、眼涩等症状,无不与风邪有关。因此,治疗眼干、眼涩,要针对以上病因,施以祛风散邪、养血填精之法。腧穴调理是缓解眼干、眼涩症状的有效方法。

  风池穴  足少阳胆经腧穴,在项部,枕骨之下,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。按揉风池穴,可促进头面部气血流通,有效缓解眼干、眼涩。

  曲池穴  手阳明大肠经合穴,在肘外侧,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。曲池穴是表里双清的腧穴,可疏散外感风热,适用于阳明内积热邪所致的眼干、眼涩、眼痛等头面目疾患。

  太溪穴  足少阴肾经原穴,在踝后内侧,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。太溪穴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,按揉太溪穴,可调补肾经气血,有助于缓解眼干、眼涩等症状。(来源:人民日报)

已浏览2115次  发布日期: 2023-5-19 16:50:32  发布:admin
科协简介  |  站点地图  |  隐私说明  |  版权声明
桂林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
地址:桂林市临桂区青莲路8号投资发展商务大厦南楼25层
 邮编:541199 电话:07732822009  传真:07732801095  
版权所有 © 桂林市科学技术协会 桂ICP备12001458号
关闭